飞虎队老兵及后代重返昆明:感觉自己回家了!(美中報道)
11月2日,昆明
这么多媒体记者聚焦的
到底是谁?
中新社记者刘冉阳摄
当日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
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一行
抵达昆明
首站前往昆明市博物馆
参观飞虎队纪念馆
↓↓↓
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左二)、陈纳德外孙女嘉兰惠(左一)一行参观前合影。
11月2日16时左右,当MU5866次航班从重庆抵达昆明长水机场,“飞虎将军”陈纳德外孙女嘉兰惠完成了一次对外祖父的致敬——这是他抗战时往返多次的“通勤”航线。此时,机长广播传来温馨的问候:“欢迎飞虎队回家。”收拾行囊走下舷梯,嘉兰惠看到前来迎接的中国朋友,满脸笑容脱口而出:“感觉自己回家了。”
10月28日,现年103岁的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Harry Moyer)和98岁的飞虎队老兵梅尔文·麦克马伦(Melvin McMullen)携30余位飞虎队后代访华,计划先后到访北京、重庆、云南昆明、广西柳州等地,重温飞虎队历史,赓续中美民间友谊。
2日甫一落地昆明,他们就直抵昆明飞虎队纪念馆参观,随后探访援华美军空军招待所、飞虎队司令部旧址。许多珍贵的照片和史料勾起飞虎队老兵及后代的回忆,让一行人惊喜不已。
飞虎队中国首次升空作战在昆明,司令部建在昆明,驼峰航线的终端和物资转运枢纽是昆明。直到今天,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城市仍铭记飞虎队的牺牲与奉献,飞虎楼、飞虎大道、飞虎队纪念馆、飞虎队主题餐厅、飞虎曲奇等元素始终伴随昆明市民的生活,诉说着飞虎队与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深厚友谊。
曾经在云南驻扎的麦克马伦看到如今的昆明,连连感叹,“昆明变了,变得更好了!”
“我已经数不清来过中国多少次,今天参观的昆明飞虎队纪念馆,2012年开馆时我就前来现场见证。”嘉兰惠说。在纪念馆中陈纳德将军的照片前,她驻足良久,并留下珍贵合影。
11月2日,陈纳德外孙女嘉兰惠在位于昆明的飞虎队纪念馆内与陈纳德照片合影。中新社记者刘冉阳摄
“飞虎队不仅是父亲的记忆,也是我的记忆。”简·邦纳·斯科特(Jane Bonner Scott)的父亲史蒂夫·J·波纳(Steve J Bonner)曾是飞虎队一员,看着飞虎队纪念馆内父亲的照片,简情绪激动,潸然泪下。“我上次来(中国)是2005年,和父亲一起。不久前他去世了,故地重游,止不住地想他。”简回忆,父亲从不谈论战争,但他经常提起中国,谈到难忘的食物、善良的人们。“他爱中国,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再来。”简说,飞虎队的记忆、历史不仅仅属于她和家人,也属于两国人民,希望更多年轻人了解“飞虎队”,明白他们为何而来和所作的牺牲,祈祷战争不再发生。
11月2日,简·邦纳·斯科特见到父亲的照片潸然泪下。中新社记者刘冉阳摄
“我接触到的所有飞虎队员都说,他们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和支持。”嘉兰惠认为,这更说明,美中两国友谊深厚,希望有更多美国人来到中国、了解真实的中国,尤其是两国青年,更应开展面对面的交流。
为此,此次访华的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计划拜访各地飞虎队学校,促进两国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同时,作为美国陈纳德飞行学院院长,嘉兰惠也希望与中方加强在飞行员培训等方面的航空合作,推动两国民航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飞虎队老兵在中国度过103岁生日
飞虎队
一支充满英勇与坚韧的传奇队伍
曾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
飞虎队的精神仍在传承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带着重温历史、传承飞虎队精神的愿望格林、莫耶和麦克马伦携30余位飞虎队员后代等于近日访华前两天代表团一路访问了北京、重庆等地
10月30日,美国飞虎队老兵一行参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供图
79年前,20岁出头的莫耶驾驶着P-40战机和飞虎队战友们一道在中国上空扫荡日寇飞机。1995年,莫耶又一次到访中国。此为第三次来到中国,莫耶爬了长城,喝了中国啤酒,在北京度过了他的103岁生日。
在回忆起中国百姓时,他的真挚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当你踏入中国这片土地,接触到中国人民,你就想一直待下去,这里非常舒适,人们非常热情、友好,而且这种感觉是流入我心中的。从我1944年作为飞虎队的队员来到中国便是这种感受,这是我对中国及其人民最深切的情感流露。”
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他表示,作为仍健在的飞虎队老兵之一,此次来华就是希望传播飞虎队的故事,为改善两国关系尽自己的全力。
飞虎队与云南的不解之缘
美国援华飞虎队主要将领,中间者为队长陈纳德。图片来源于云南省档案馆
飞虎队诞生于昆明
队员们以鲜血和生命在昆明上空筑起了一道空中屏障有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1年,为帮助中国在空中打击日本侵略者,美国著名将领陈纳德带领一批美国年轻人组成“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远赴昆明援助中国空军,后又飞越驼峰航线运输战略物资。在中国4年期间,屡建战功,共击落、击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击沉或重创日本军舰44艘,击毙日军66700人。“飞虎队”这一极具东方韵味的美誉传遍世界,饱含中国民众的深情厚谊。
飞虎队在中国的首战在昆明,司令部建在昆明,陈纳德更是在昆明邂逅爱侣陈香梅女士,相携一生。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春城”至今保留着许多飞虎印记,飞虎楼、飞虎大道、飞虎队纪念馆、飞虎队主题餐厅……这些地方不仅昆明市民热衷参观、“打卡”,还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飞虎队后人、“飞虎迷”纷纷踏访,了解飞虎队传奇故事,感受战火淬炼的中美友谊。
“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员们与昆明老字号冠生园探讨改进的曲奇,今天仍在售卖,名为‘飞虎曲奇’,有多种口味。”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甘云讲起昆明人与飞虎队的情谊便滔滔不绝。飞虎队员的短发、飞虎队员休闲时去的俱乐部都让当时的昆明年轻人趋之若鹜。西南联大的学生热衷于向飞虎队员请教英语,很多学生投笔从戎后成为飞虎队的翻译。
在当时物资极度贫乏的情况下,云南人民克服重重困难为美军飞行员提供了最好的物资。云南省政府专门下发文件限制肉食禽蛋的出口和销售,改由政府统购统销,以保障美军飞行员的食物供应。
战争中飞机失事坠落时有发生,寻找救助失事美军飞行员的过程,发生过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无论在云南的哪个县、乡或村寨,无论哪个民族,无论白天或黑夜,只要听到、看到或发现失事飞机,附近的群众便马上赶去寻找坠机和机组人员。
陈纳德在回忆录中写道:“95%落地飞行员都被中国人救起,只有很少人落入日本人手中。无论美国飞行员的降落伞飘落到哪里,都能得到中国人的救助,对这些救助并没有成文的奖赏数额,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向他们提供一些报酬,但他们大都分文不收。”陈纳德及所属美国空军在昆明期间,与云南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来源:中国新闻网、云南新闻网、云南网、掌上春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