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中华·多彩黔行 石阡楼上古寨(美中報道)
美国〈美中报导〉记者:禤志文20241015
由中国侨联主办,贵州省侨联协办的“追梦中华·多彩黔行”贵州采访行于10月15日到访铜仁市,我也随主办机构和19家海外华文媒体贵州采访团到访铜仁市石阡县楼上古寨。
石阡楼上古寨:
风高云淡,山青水碧,树木茂密,风光旖旎,令我心旷神怡,眼前是我所处山景水色的自然景像,也是一古朴风貌村寨四周的景观,这就是静影沉壁的楼上古寨,它座立于峦山僻静的山腰,面积4.2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随着古石阶梯,我走进古寨里,只见树木繁盛,寨路曲窄,石木房屋,民屋稠密,寥寥炊烟,寂然宁静;还有古楼、古屋、古巷、古桥、古井、古树、古墓、古书,一派自然古朴的人文风貌。
深访古寨的人文特色,房屋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古老幽深的明清时代中原地方的风格房屋建筑比比皆是,房屋多为川斗式木结构,呈现四合院、三合院的青瓦房,两边各配有干栏式厢房两间,扇窗雕有人物、鸟兽、虫鱼花卉等,龙门呈内八字形状,不对正堂屋,都是歪着开,青石板古巷斜着走,又称“歪门四合院”,院里家家有龙门,龙门关上可以防盗。
古寨里,还留有集梓潼宫(戏楼、正殿、后殿、观音阁)、天福古井,建筑结合苗侗族风格元素。
透过建筑风格看到古寨显示出汉族文化特征,古寨民俗上,还保存着哭丧、哭嫁、吹唢呐、民间刺绣,贴对联等,可见汉人是这里开发的始祖,并在这里生活,并带进了汉族文化。
古寨也印记了明清朝的历史,它始建于明弘治六年(1494年),是由古寨始祖周氏(周伯泉)家族为避难迁入黔石阡县(古称:“寨纪”)以始系纽带而兴建的寨子,寨子是以家族血缘为主的村落,聚族而居,不及他姓;据《周氏家谱》记载:周氏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桥东珠市巷,祠名大本堂,明朝进士周国照出仕四川威远县、修建江西会馆、家属于该县洛阳乡大坡里晒金坡居住,后移西蜀潼川乐冶县天井坝仁义乡。
古寨经历500余年的发展,未改变地理和自然的原始,仍依廖贤河环绕,后有苍山点缀,周围还有苍松、翠柏、古树环抱,也保留着古朴、古韵的人文风貌,成为今天的“佛顶山下的明清古村落”和贵州宝蓝色河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3A旅游景区”。
古寨经济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大片山坡地开发了层块状的梯田,种植了不同的稻谷与其它农作物,秋收时节,这层块状的梯田变得多彩斑斓,五彩缤纷,引人入胜,就像一幅自然亮彩的油画!美不胜收!除农耕外,古寨还保留一些小规模的手工艺制作,如:手编造型灯笼、竹木工艺品、织物印染等,作为非遗产品的展示,其它工商业发展不显著,近年,中国乡村振兴的政策实践,在古寨建起了现代化科技、人文理念的“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和“生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