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金的演講促使美國更接近最佳風貌(美中報道)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牧師發表了一篇演講,幫助推動了《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在不到一年之後獲得通過。
馬丁·路德·金在那天說過的一些話現在似乎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了——關於“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桎梏”的嚴厲措辭並不是大多數美國人都能記得的話語。
但正是馬丁·路德·金即興發表的話語流傳史冊,使這篇演講成為美國最具標誌性的演說之一。
喬納森·艾格(Jonathan Eig)在今年出版的他所著的傳記《馬丁·路德·金的生平》中說,馬丁·路德·金曾計畫在“華盛頓就業與自由遊行”(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and Freedom)中向全國發出一個當時還很激進的挑戰。他事先準備好的講稿要求美國人兌現美國憲法的承諾,讓黑人公民享有平等。
然而,作為當天眾多演講者中的最後一位,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前的廣場上,面對聚集在那裏的25萬人,決定超時發表演說,儘管聽眾已經感到疲倦。作為一名浸禮會牧師,他能夠輕鬆自如地即興演講。
艾格說,當馬丁·路德·金站在大理石臺階上時,他決定要“帶領人群去教堂”。通過即興增加的片段,他令人鼓舞地描述了一種美國可能展現的最佳風貌。在以後的歲月裏,美國人開始將他的這篇演講稱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
這位民權領袖說:“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裏生活。”這是他反復提到的關於平等的夢想的一部分。
馬丁·路德·金在兩次之前的演講中也發出過類似的“夢想”的呼喚,但這一次,人群顯然被感動了,而且全國觀眾都在通過電視轉播觀看。
詩人和回憶錄作家埃塞爾伯特·米勒(E.Ethelbert Miller)因其專輯《黑人是寶貴的》(Black Men Are Precious)而獲得格萊美獎提名。他表示,馬丁·路德·金的公開演講從黑人靈歌和布魯斯音樂中借鑒了重複和押韻等技巧,而這些音樂原本根植於非洲口頭敘事傳統。像其他有感召力的黑人牧師一樣,馬丁·路德·金採用了“呼喚與回應”的方式來激勵人群,他從讀演講稿中抬起頭並提高嗓音,以與觀眾建立聯繫。
米勒表示,馬丁·路德·金不斷重複“我有一個夢想”以及“讓自由之聲響徹”,使他詩一般的語言容易被記住。
這篇演講成為了20世紀最著名的演說之一,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一塊基石。儘管馬丁·路德·金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表達了一些情感,但他仍然謹慎地選擇了自己的措辭。艾格說:“《我有一個夢想》與美國夢息息相關,這對於這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他在呼喚愛國主義。他在呼喚宗教信仰。他在呼喚我們最好的天性。”
米勒表示,馬丁·路德·金還借鑒了詩人朗斯頓·休斯(Langston Hughes)關於夢想延遲的意象。
一些人認為與馬丁·路德·金一同站在擁擠的臺上的歌手瑪哈莉亞·傑克遜(Mahalia Jackson)起到了鼓勵他“談論夢想”的作用。(她之前可能已經聽他談到過他的夢想。)但艾格澄清了有關事實。雖然傑克遜當時確曾發聲,但馬丁·路德·金已經開始即興演講了。
這是許多美國白人第一次看到黑人牧師的力量。當馬丁·路德·金後來到白宮與約翰·甘迺迪總統見面時,總統顯然已深受感動,並重複了他所說的“我有一個夢想”。
艾格說:“這在很多人中間引起了共鳴,因為這是第一次有人在電視上看到這種黑人和白人手拉手的景象。通過這幅美麗的畫面,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確實展現了美國可能擁有的未來。”
艾格表示,如今這篇演講已成為中小學教材,作為一幅鼓舞人心的藍圖,教導他們要摒棄偏見。演講的結尾部分頌揚了民主所承諾的自由,並提到了美國的一些多元化的種族和宗教群體,經常被引用。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起,
當我們讓自由之聲響徹每一個大小村莊,
每一個州和每一座城市,
我們就能加速這一天的到來——那時,上帝的所有孩子,
黑人和白人,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
都能夠攜手同唱那首古老的黑人靈歌:
終於自由了!終於自由了!
感謝萬能的上帝,我們終於自由了。
米勒指出,60年過去了,馬丁·路德·金的生日已成為全國假日,“他與美國的開國元勳一樣重要。”(連線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