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系列217:华盛顿告别演说(美中報道)
建国之父、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96年发表了告别演说,这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需要指出的是,华盛顿的告别演说(Farewell Address)虽然被中文翻译为“演说”,但其实华盛顿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有过这场演说,而是以告别信的方式发表在报刊上,因此严格说来称为“告别感言”或“告别宣言”更加合适,不过告别演说的称呼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按惯例我们也以告别演说称之。
华盛顿告别演说发表时的标题是“华盛顿将军辞去美国总统职务时对美国人民的讲话”(The Address of Gen.Washington to the People of America on His Declining the Presid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发表在1796年9月19日的《克莱普尔美国每日广告报》(Claypoole’s American Daily Advertiser)上,这是美国的第一份新闻日报,此后全国各地的报刊纷纷转载了这一演说。
华盛顿在撰写告别演说时,先后征求过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的意见,因此言辞与内容都经过仔细与慎重的思量,成为美国政治史上最著名、最具奠基意义的文件之一。告别演说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华盛顿不再寻求第3届总统任期、开创了总统退休的先例,这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打下了基础,这在君主权力世袭盛行的年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后来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于1947年被写入宪法第22修正案。其次,演说注重建国不久后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国家团结的重要性,对政党危害的警告以及避免与外国建立永久联盟的必要性等。
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特别强调了国家团结高于地区或政党分裂的重要性,他将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视为拥有共同利益的统一体,并强调联邦对国家的自由和繁荣至关重要,同时警告不要搞地方主义,认为地方主义和区域主义是危险的,敦促美国人将国家认同置于区域或州的归属之上,因为强大的联邦是抵御内部和外部威胁的主要保障。
在演说中,华盛顿对政党的兴起表示担忧,他认为这可能导致国家内部的分裂和派系主义。他告诫人们不要让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并敦促美国人将公共利益置于个人或党派利益之上。他还警告说,政党派系的内斗可能导致公众对政治信任的丧失,并为外国势力的入侵和国内动荡打开大门。与此同时,华盛顿还支持建立平衡权力的政府,并警告不要在任何一个部门集中过多的权力。
在道德与宗教方面,华盛顿认为宗教和道德是政治繁荣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在财政上他鼓励政府避免不必要的债务并在债务发生时迅速偿还。
在对外政策方面,华盛顿主张中立的外交政策,警告不要卷入外国事务。他认为,与外国势力建立永久的联盟可能导致美国卷入冲突并失去独立,他建议只有在紧急状态下并且出于有限的目的,才应建立临时联盟但要避免永久对外联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华盛顿有关避免与外国建立永久联盟的想法是最有意义的。
总体上来看,华盛顿告别演说是他向国家提交的政治遗嘱,在建国之初强调中央集权的联邦主义与主张州与地方分权的邦联主义争论中,华盛顿明显倾向联邦主义,这篇演说就体现了联邦主义的经典理念。
华盛顿在生前并未公开发表他的告别演说,但到了南北战争的时候,费城上千名市民向国会请愿,要求在即将到来的华盛顿诞辰130周年之际在国会宣读华盛顿的告别演说,国会同意了这一请求,于1862年2月首次在众议院宣读,到1899年宣读华盛顿的演说已成为参众两院的传统。众议院于1984年放弃了这一做法,但参议院延续了这一传统。华盛顿诞辰纪念日的仪式是选出一名参议员在参议院席位上大声朗读他的演说,自1896年以来,每年由各政党选出的参议员轮流朗读。
下面是告别演说的开头与结尾两个段落,华盛顿以表明心志拒绝连任开始演说,以普通公民享受自由法治生活结束演说:
“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为期不远了,实际上,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运用你们的思想来考虑将此重任付托给谁的时候了。因此,我觉得我应当向大家表明,尤其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使得公众意见表达得更明确,那就是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我列为候选人……”
“我怀着欢欣的期待心情,指望在我切盼实现的退休之后,能与我的同胞们愉快地分享自由政府治下完善法律的温暖──这是我一直衷心向往的目标,并且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相互关怀、共同努力和赴场蹈火的理想报酬。”(雾谷飞鸿Xiao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