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國萬象

門店開進曼哈頓最大購物中心,泡泡瑪特美洲營收激增11倍(美中報道)

走近Westfield世貿中心購物中心,它像是一顆嵌在曼哈頓鋼筋水泥叢林中的“白色心臟”。而中國最火的“新消費”代表泡泡瑪特(09992.HK)就位於這座曼哈頓最大的購物中心內。

泡泡瑪特門前人流攢動,其中有搜索熱門款的中國消費者,也有眾多美國消費者興致勃勃地選購心儀的IP。同中國門店類似,熱門IP都已售罄,不同的是,美國當地的售價最低也達到19.9美元(折合143元人民幣),而部分商品售價都在35~40美元。

“熱門款可以去北美官方APP、網站預購,基本幾天內會提醒你補貨。”一位帶著兒子前來購物的非裔美國女子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祝你好運。”她友好地表示。說完便拿著買到的IP走出了門店。

海外市場的火爆也從其財報中可見一斑。2025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同比增長204%,淨利潤同比增長397%。淨利潤較華爾街的預期高出約5%,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長135%,美洲地區營收同比增長1142%。年初至今,泡泡瑪特港股的股價漲幅高達250%。

IP產品板塊在中國消費市場中一直表現優異,包括泡泡瑪特、布魯可和名創優品等引發全球投資者關注。不過,中國“新消費”未來也可能出現分化。美國頭部資管機構景順(Invesco)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官馬磊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就表示,中國新消費的後續空間取決於創造新IP、不斷引發共鳴以及出海的能力。同時,維持高估值的核心仍是依靠創新力而形成的盈利能力,純“卷價格”的老模式似乎並非出路。

位于纽约世贸中心购物中心内的泡泡玛特门店摄影/周艾琳

泡泡瑪特開啟“全球狂奔”

8月19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發佈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138.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4%;經調整淨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362.8%。半年度營收突破百億元,淨利潤超過2024年全年,集團業績再創新高,各項經營指標表現優異。

這是泡泡瑪特全球組織架構調整後的首份財報,首次披露了中國、亞太、美洲和歐洲及其他地區四大區域業績:中國營收82.8億元,同比增長135.2%;亞太營收28.5億元,同比增長257.8%;美洲營收22.6億元,同比增長1142%;歐洲及其他地區營收4.8億元,同比增長729.2%。

不難發現,北美地區由於消費力強的特徵而貢獻了最大幅度的業績增速,紐約門店的熱度也體現了這一點。

泡泡瑪特引發全球共鳴,緣於其超強的IP創新力和迭代能力。上半年,熱門IP之一的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營收48.1億元,占比34.7%;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營收均突破10億元;13大藝術家IP收入破億元。

據悉,泡泡瑪特的美洲市場聚焦美國,上半年線下門店淨增19家,達到41家,線下營收8.4億元,同比增長744.3%。記者發現,儘管紐約門店熱門款大致售罄,但APP和網站的補貨速度快於中國地區,而且實行了滿29.9美元免運費的政策。集團整體線上收入占比已經達到40%。

在外資眼中,中國企業的普遍問題在於毛利率偏低,這和市場激烈的競爭息息相關,但“新消費”似乎摸索出了一條新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Dustin Wei表示,泡泡瑪特上半年毛利率為70.3%,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主要受海外定價調整及規模效應驅動。泡泡瑪特海外門店的毛利率、單店收入及單位經濟效益均高於大中華區。

不難發現,出海至關重要。馬磊對記者表示,未來十年是中國IP的“黃金十年”。目前新消費的高估值仍主要來自國內市場,未來通過“情感共鳴”實現出海,將是下一個增長極。部分中國IP所代表的“孤獨感”“個性表達”具有全球共通性,是走向全球的文化基礎。

IP生命週期決定高估值可持續性

在喜人業績的背後,有觀點認為,雖然泡泡瑪特孵化了眾多新IP,但當前四大頭部IP仍貢獻了近六成的營收,如何讓舊IP永不過時,孵化出下一個如LABUBU般的“頂流”IP,這些問題都將決定泡泡瑪特的發展上限,也是中國“新消費”面臨的問題。

在業績公佈前,泡泡瑪特估值超出了100倍PE,有投資人對記者表示,若未來3年的複合年化EPS增速為68%,那麼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就為1.4左右。一般認為,PEG低於1為低估,等於1是合理,而大於1是有所高估。但是,就新消費估值而言,目前還存在諸多變數,因為EPS的增速取決於IP創造力與持續輸出,潮玩的增速取決於公司是否能持續開發或簽約新IP。換言之,若盈利持續呈倍數增長,超高估值也可能會被消化。

高盛分析師鄭絜雲就在報告中提及,“新消費”的爭議點之一就在於,單個IP的週期可以持續多久。過去幾年流行IP的週期通常為2~3年,然而,對於持續系列化或內容生成、能夠保持粉絲參與度並變現的IP,其週期可能會更長。

例如,高達等萬代公司IP的增長階段更長,超過5年,通過多種方式變現IP並吸引消費者。推動IP流行度的共性因素可能包括內部因素(IP的載體、系列化、潛在市場規模擴張)和外部因素(名人代言、媒體推廣)。同時,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和內容週期的減弱(例如,熱門電影上映減少)對非內容型IP來說是利好因素。

IP的潛在市場規模有多大?鄭絜雲稱,市場規模對比顯示了泡泡瑪特相對於三麗鷗和樂高(非上市)等成熟品牌的增長潛力——MOLLY和THE MONSTERS的2024年銷售額分別為3億美元和4億美元。相比之下,Hello Kitty的2024年商品價值估測為18億美元。

根據機構對IP企業股價的分析,一般股價隨IP週期變化主要有三種情景:股價拐點出現在高頻數據顯示走弱跡象時,即使盈利未受影響,這通常發生在推動強勁盈利上升週期且市場預期較高的IP上;股價拐點伴隨著盈利預測下調出現;擁有多元化業務的企業受單一IP週期的影響較小,股價表現更具韌性(例如,迪士尼、萬代)。

未來,如何延長IP生命週期、創造更多的情感鏈接,可能是中國IP最重要的任務,尤其是在高估值之下。馬磊則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最大的看點就是毛利率提高的故事。毛利率的提高就是創新、科技和研發提高的故事。(第一財經)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