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國萬象

重大調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受影響!(美中報道)

9月3日,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宣佈提議修改上市標準,正將擬議規則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審議,若獲批將立即著手實施。此次修訂,對主要在中國運營的新上市公司提高了最低募資要求,還針對未能達標的企業制定了更嚴格的停牌退市機制。

根據納斯達克發佈的檔,修訂後的標準包括:

選擇淨利潤上市標準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股,其最低公眾持股量市值為1500萬美元;

對存在上市缺陷且上市證券市值低於500萬美元的公司,加快其停牌和退市程式;

對主要在中國運營的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最低要求為2500萬美元。

“維護市場誠信、強化投資者保護機制”

作為改革舉措的一部分,此次修訂納斯達克將重新引入針對主要在中國運營的公司的上市募資規模最低要求。這一標準採用了此前為“限制性市場”制定的標準。

對此,納斯達克執行副總裁兼全球首席法律、風險與監管官在官網答記者問中表示:“通過提高新上市公司的最低公眾持股量和公開發行規模要求,為公眾投資者提供了更健康的流動性環境,又確保新興企業仍能通過交易所上市為投資者提供標的。這些新上市標準是全行業必要舉措的重要一步,我們將與監管機構、市場參與者攜手,深入審查小型公司的證券交易行為,旨在維護市場誠信並強化投資者保護機制。”

根據新規,納斯達克提議給予正處於初始上市流程中的企業30天寬限期以完成原有標準流程,此後所有新上市企業必須符合新要求。關於加速停牌和退市公司的處理機制,納斯達克計畫在SEC批准後60天內正式實施新規。

逆勢闖關,中企赴美上市激增

今年,創紀錄數量的中國企業正在尋求赴美上市,面對更加嚴格的國內上市規則和赴美上市的估值前景,這些企業選擇直面動盪的中美關係和美國要求加強監管的呼聲。

美國高蓋茨律師事務所表示,繼2024年創紀錄的64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後,僅今年上半年,該數字就已多達36家,其中大多為中小企業。許多企業是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登陸美國股市,從而無需經歷漫長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程式。

業內人士表示,面對美國國會議員發出要求限制中國企業進入全球最大資本市場的呼聲,中國企業尋求赴美上市相當於押注此類聲音不會進一步高漲。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數據顯示,100多家中國企業已在美國上市,截至今年3月,這些企業的總市值約為1萬億美元。(中國經濟網)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