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被评为2025年度词汇!为什么全美国的孩子都在说“6-7”?(美中報道)
据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10月30日综合报道 Dictionary.com于10月29日宣布其2025年年度词汇,如果你还不了解今年的网络流行语,可能会对这一结果感到困惑。
该在线词典公布的2025年年度词汇是“6-7”(也写作“six-seven”或“67”),这是在α世代中广泛流行的一种俚语表达。据Dictionary.com的新闻稿介绍,有人将这一短语理解为“差不多”、“一般般”、“也许如此,也许不是”,但它同时也常被用作一种感叹词。
“它既是一种内部玩笑,也是一种社交信号,更是一种表演。”Dictionary Media Group的词典编纂总监史蒂夫·约翰逊(Steve Johnson)在新闻稿中表示。“当人们说‘6-7’时,他们并不仅仅是在复述一个网络梗,而是在喊出一种情绪。它是最早一批可以作为感叹词使用的年度词汇之一——一种能在人们真正确定其含义之前,就凭能量与共鸣传播开来的词。”
流行短语“6-7”及其配套的手势——双手掌心向上上下摆动,仿佛在称量两样东西——甚至出现在了最新一季《南方公园》的剧集中。在第28季首集中,角色巴特斯·斯托奇(Butters Stotch)在小学里四处向朋友讲各种“6-7”的玩笑。
“你们想知道我今天早上几点起的吗?”巴特斯问他的朋友们,“大概6-7吧。”他的朋友们随即笑着回应“6-7”,同时模仿那一标志性手势。
“6-7”这一用语大约在10个月前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如今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
“6-7很蠢,但也很美”这个正在全美国流行的玩法是这样的:你大喊一声“6-7!”
就是这样。
这有意义吗?没有?而这正是重点所在。
几个月来,全美国的教室和学校走廊里一直回荡着“6-7”的喊声。触发因素可能是听到“six”和“seven”这两个词,或者任何涉及数字的场景。这个口头禅通常伴随着一种双手掌心向上的手势,看起来像是在比划两颗葡萄柚的大小。
“6-7”常以一种特定的节奏被喊出,最后一个音节被特别拉长(例如:“six-sev-eeennn”)。
“6-7”如今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但它最初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开的。
21岁的杰登·塔图姆(Jayden Tatum)是霍华德大学的大四学生,以“Sprish”的名义创作内容。今年9月初,他拍了一段视频,讲的是一个人每次数数到10时,都忍不住做“6-7”这个动作,灵感来自他的弟弟。这段视频已有1840多万次点击,成为他迄今最成功的作品。
“这真的很蠢,但也因为蠢而显得如此美丽。”塔图姆说。视频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贴近现实:“我在数数时一到这两个数字就什么也做不了。”他补充道。
15岁的艾斯本·博兰德(Aspen Bohlander)估计自己每天能听到“6-7”大约80次。“这更像是一种反讽的行为,”博兰德说。她是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的橡树园与河流森林高中(Oak Park and River Forest High School)的二年级学生。“大家是在嘲笑这件事本身并不好笑这一点。”
“它很快就会消失,而且它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博兰德总结道。
也许如此,但年龄大一些的人以及他们关注的媒体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现象。《华尔街日报》报道了这一潮流给数学老师带来的干扰。校长们在拍视频,教大家如何与学生谈论此事。教师们也在向家长解释它的含义。
后一种做法已经成为一种线上“小产业”——成年人给成年人解释俚语。随着新词传播得越来越广,而α世代的无厘头表达愈发晦涩,社交媒体上出现了数百个俚语翻译视频。
布鲁·富兰克林(Blue Franklin)是一名创作者,他制作的视频旨在“翻译”从α世代到Z世代再到千禧一代的俚语。例如,“No cap is no lie is for real(意思是不骗人,是真的)”以及“Skibidi is chaotic is random(Skibidi代表混乱和随机)”。
“6-7”的起源回到“6-7”。这个梗源自说唱歌手斯克里拉(Skrilla)于2024年12月发布的歌曲《Doot Doot(67)》。他所指的“6-7”,其实是费城的第67街(67th Street),是他许多朋友曾经住过的街区。
斯克里拉表示,直到一周前出发巡演时,他才意识到人们对这首歌反响有多热烈。
“当我上台表演《67》时,看他们的反应我就知道了,那种能量太强了,”他说,“他们越来越热情,人也越来越多了,是以前的4倍。”
他说这话时正在前往洛杉矶的路上,在一个加油站里。“我们刚才在亚利桑那州,一路开过来,路过一辆卡车,上面用灰尘写着‘6-7’。”他笑着说。
17岁的泰伦·金尼(Taylen Kinney)是“Overtime Elite”篮球联赛的一名控球后卫,他开始在社交媒体视频中频繁使用“6-7”。如今,他推出了自己的“Mr.67”品牌周边,还创立了“67”品牌罐装水。
也许最知名的“6-7”视频来自一个12岁的男孩梅弗里克·特雷维连(Maverick Trevillian),他在网红坎·怀尔德(Cam Wilder)组织的篮球赛中,兴奋地与朋友们一起高喊“6-7”。他手里拿着手机,穿着一件宽大的灰色连帽衫,金发被打理成所谓的“冰淇淋头”。特雷维连完美地体现了α世代的那种兴奋感。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他也因此被称为“6-7男孩”。
如今13岁的特雷维连最近去了一场家乡马里兰州塞弗纳帕克(Severna Park)附近的嘉年华。
“我只坐了一个游乐项目,因为所有人都在围着我。”他说。
他说这话时正在洛杉矶一家酒店大堂里吃早餐,身边坐着他的父母——41岁的杰米·特雷维连(Jamie Trevillian)和44岁的布兰登·特雷维连(Brandon Trevillian)。一家人从家乡飞来,参加一场由多位网络名人参与的篮球比赛。
“孩子们每天每一秒都在喊‘6-7’。”这个少年说。
那让他感觉如何?
“有时候让我觉得又难过又生气。”他说。
“然后呢?”他妈妈问。
“还有烦。”他说。
“那有没有不那么负面的感受?”她又问。
“也有开心的时候。”他说。然后他叉起一颗蓝莓放进嘴里。他母亲笑了。
在网上,假冒的“6-7男孩”账号和未经授权的周边商品层出不穷。特雷维连一家最初尝试举报这些冒牌账号,但收效甚微。“显然,通过专门为他打造品牌,我们就能拥有他自己的商标和品牌,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杰米·特雷维连说。
有人开始把梅弗里克·特雷维连当作“Mason”的代表——这是一个带有贬义的网络词,指那种典型的调皮白人男孩:打棒球、拍恶作剧视频、追逐网络潮流和俚语。特雷维连在被叫“Mason”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个词。
“他之所以成了代表人物,是因为‘Mason’这个说法在他爆红前就已经开始走红了。”22岁的亨利·德·托拉(Henry De Tolla)说。他以“H00pify”的名字制作网络文化视频。
过去几个月,他的频道几乎完全聚焦于“6-7”话题,还追踪并采访了特雷维连和视频中的其他人物。
德·托拉还帮助推广了“41”这一回应“6-7”的新梗,灵感来自说唱歌手布利兹·博伊(Blizzi Boi)的一首歌。他和另一位主播拍了一个视频,展示所谓“官方的41手势”(双手掌心向下),播放量达500万。
“6-7”是2025年的“23Skiddoo”吗?“通常,当报纸或学者开始讨论这些现象时,它们的热度早已过去了。”德州东A&M大学语言学教授萨尔瓦托雷·阿塔多(Salvatore Attardo)说。“网络迷因是一种时尚,存在的时间很短,然后就消失。”
阿塔多研究语言学中的幽默元素已达40年。2023年,他出版了《幽默2.0:互联网如何改变幽默》(Humor2.0:How the Internet Changed Humor)。
“从某种角度看,什么都没变,”阿塔多说,“幽默的深层机制——反差、解构、讽刺他人——从古希腊起就一样。”
据他所说,改变的是形式,而非内容。“过去你会读几百页的幽默小说,现在是10秒的视频。”或者只是两位数的数字。
阿塔多指出,α世代似乎特别喜欢晦涩、看似无意义的内容。但他也提醒,不必为所谓的“脑腐文化”恐慌。
“这基本上只是好玩的事,是α世代用来区分自己与那些不懂笑话的老古董之间的内部群体符号。”
历史上,随机数字突然变成俚语的情况也并非首次。
“6-7”潮流与百年前的一股热潮惊人地相似——当时的美国年轻人无法停止互相喊“23skiddoo!”。
“23skiddoo”热潮在1905至1906年达到顶峰,但影响持续了几十年。
这个短语可能起源于纽约东23街与百老汇大道的交叉口。那里平铁大厦(Flatiron Building)的尖角形外立面会引导气流掀起女性的裙摆。当警察驱散围观人群时,人们称之为“给他们一个23skiddoo”。
但“23skiddoo”后来衍生出多重含义。它既可表示“该走了”,也被用作调情或玩笑,还激发了广告标语、社交活动和各种纪念商品,如明信片、徽章和帽子。甚至有个悲伤的案例——有人在遗书中写下了它。几十年后,在1975年出版的邪典小说《光照派!》(Illuminatus!)中,“23skiddoo”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指代某种模式或阴谋显露真相的瞬间。
α世代并没有发明用随机数字当流行语的做法,也没发明从潮流中牟利这件事。
如今的“6-7”已经算是“老梗”了。《南方公园》上周刚做了一集以此为题的节目。家长们开始故意对孩子说“6-7”,以此自嘲。老师们布置与“6-7”相关的作业。《华盛顿邮报》也在报道它。
但至少目前,“6-7”和它更小众的衍生梗“41”还在延续。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数字也加入了这场狂欢。根据“Know Your Meme”的网络考据,“93”在TikTok用户“ninetythree93._”于8月27日发布的视频后成为新梗。视频标题写着:“当你认识的每个人都还停留在‘67’和‘41’,而你已经在‘93’上了。”
不到一个月后,9月26日,这位用户又发布了“93官方退役声明”。(LEO纽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