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春秋

从时尚模特到战地记者:李·米勒的非凡人生(美中報道)

1943年,李·米勒(右二)和另外五位女性战地记者,她们报道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在欧洲战场的行动(美国陆军)

李·米勒(Lee Miller,1907–1977)是一位开拓性的摄影师,她打破常规,从顶级时尚模特转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勇敢的战地记者之一。

米勒最初以时尚模特的身份出道,之后转向摄影,师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曼·雷(Man Ray)。两人合作开发了一种名为“中途曝光”的摄影暗房技术,使影像的明暗部分发生颠倒。在二战期间,她成为Vogue杂志的战地记者,拍摄记录了伦敦大轰炸以及布痕瓦尔德和达豪纳粹集中营的惨象。米勒尤以聚焦女性和儿童的镜头语言而著称。

1944年8月,由于军事通信失误,米勒作为摄影记者被派到了仍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圣马洛,成为唯一一位在盟军攻城时在场的摄影记者。 

米勒最具标志性的照片之一拍摄于慕尼黑希特勒公寓的浴缸中。当时美军正在解放慕尼黑,而同一日,希特勒在柏林自尽身亡。在照片中,米勒坐在浴缸中,一张希特勒的肖像靠在浴缸边缘,而米勒那双仍沾着达豪集中营灰尘的泥泞靴子被她刻意留在浴垫上。这张挑衅意味十足的照片被认为展现出米勒对希特勒的蔑视与反抗。《纽约客》杂志称这张照片是“一种胜利的护身符、一根中指、一场净化仪式。”

身穿制服的李·米勒(维基百科/DavidE.Sherman/美国陆军通讯兵团)

尽管深受战争的影响,米勒生前却极少谈及这段经历,直到1977年她去世后,她的儿子安东尼·彭罗斯(Antony Penrose)才重新发现了她的战时摄影作品。此后,彭罗斯致力于通过“李·米勒档案馆”(Lee Miller Archives)来保护和传承她的遗产。2023年上映的传记影片《李》(Lee)由凯特·温丝莱特主演,根据彭罗斯的传记改编,展现了米勒作为艺术家、模特、缪斯和开创性的女性战地记者的多重人生。

米勒将她的艺术眼光与无畏的前线报道相结合,记录下战争中关于毁灭、坚韧与希望的时刻。可以说,李·米勒为女性在战争新闻领域开辟了新天地,也证明了勇气与艺术无关性别。(美国驻华大使馆)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