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聆听身边的深情歌唱》 新韵艺术团第四、五、六届习唱会巡礼 (美中報道)
🎵 用歌声铭记历史,以合唱凝聚力量
📹 新韵艺术团《保卫黄河》排练视频(2025年8月17日)
致敬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新韵艺术团是一个非营利公益团体,聚集了亚特兰大一大批业余歌唱爱好者,十三年来每年举办一场丰富多彩的音乐会,丰富了亚城华人社区的文化生活。她宛如一个演兵场,年复一年演练着和声的醇厚与壮美,又如一畦生机勃勃的园地,着眼于个人歌唱潜能的提高。情从心起,歌随情美,你行我也行,登台不胆怯,独唱歌星真不少,习唱会上逞英豪!(前三届之前已做了报道。)
第四届习唱会(6月8日)
今夜的演出风格多元,精彩纷呈。从西班牙语名曲《Bésame Mucho》,到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问》,再到近年来深受喜爱的《花又落》,以及气势磅礴的《我心属于军旗》,每一位演唱者都倾注心力,为大家呈现了一场情感丰富、风格各异的音乐之夜。
男高音王东霞演唱《Bésame Mucho》,深情款款、真挚动人。他在演出前专程请教闫妍老师西班牙语发音,力求表达准确。这首歌描绘的是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他的演绎将那份不舍、渴望与柔情细腻展现,让人沉浸在那段仿佛遥远却真实的爱情氛围中。
女中音李小苏演唱的《问》,是作曲家萧友梅于1922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被誉为开山之作。她在准备过程中反复学习教学课程,对细节一丝不苟。最终,她以扎实的音准、精准的节奏以及内敛而饱满的情感表达,将这首作品演绎得既有厚度又富层次,沉稳中透出诗意。
男中音何承贤演唱的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花又落》。他在准备过程中非常认真,自己录音后请王会军、嵇燕竹两位团友帮忙指出问题,虚心接受建议,并反复练习、不断打磨,力求更贴近歌曲情感的本质。当晚,他的演唱深情动人,还在观众热情的回应下即兴清唱了一段副歌,全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轻声合唱,成为当晚令人难忘的一个温馨瞬间。
压轴出场的是女高音廖英,她演唱的是自己非常喜爱的一首作品《我心属于军旗》。她的声音明亮而有穿透力,情感饱满,表达坚定有力,层次分明,既有温柔也不失力量感,为本场习唱画下了热烈而有力的句点。
第五场习唱会(7月13日)
七月的夜晚星河璀璨,习唱会在歌声中徐徐展开。从激昂的《珊瑚颂》开场,到《渔光曲》的深沉诉说,再到《Non più andrai》的经典咏叹,继而是《Silent Night》的宁静舒缓,最后由《思恋》以如梦般的旋律收尾,整场演出层层递进,留下一段淡淡思绪与温润余响。
女高音李秋演唱的是电影《红珊瑚》的主题曲《珊瑚颂》。她的高音清亮,节奏与音准掌握稳健,动作自然大方,展现出良好的舞台感。歌曲间奏处,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温暖的鼓励瞬间调动了气氛,也使她更加投入地完成演唱。这个精彩的开场为演出定下了明快而积极的基调。
女中音邹军演唱的《渔光曲》是一首描绘渔民在艰难生活中依然怀抱希望的经典老歌。她的演绎节奏稳定、音准准确,情感自然流动,在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展现出细腻的情绪起伏。随着音乐的推进,她以不张扬却真挚的方式,刻画出渔家女子在困境中守望光明的柔韧情怀,让人感受到温柔与沉静的力量。
男中音卢力虽未能亲临,但他为此次习唱会做了充分准备,特地录制了演唱视频并申请在会上播放。他选择的是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著名的咏叹调《Non più andrai》,视频前特别附加了自己学习这首作品的体会。声部长介绍他是男中声部中最为努力的一位,平日练习十分刻苦。整首作品以意大利语演唱,发音准确,表情自然,动作得体,整体表现力强,展现了他对作品的理解与专注,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女高音崔燕妮演唱了耳熟能详的英文经典《Silent Night》。她音色清亮,高音自然通透,整首作品演绎得温润而富有层次,恰如夏夜的一缕清风,轻轻拂过人心。她英文发音纯正,情绪沉静,将这首宁静祥和的旋律诠释得恰到好处,也为当晚的演出增添了一份温馨的感动。
男高音王会军演唱的是一首具有维吾尔风格的艺术歌曲《思恋》。他在介绍中提到,这首歌原本为女高音而作,但他曾听过男高音的演绎版本,深受启发,因此决定自己也尝试诠释这一旋律优美、情感细腻的作品。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他的表现从容自然,情感真挚流畅,高音部分掌握得稳健清晰,将思念之情娓娓道来。在柔和的旋律中,为整场习唱会划下温润动人的句点。
第六场习唱会(8月17日)
八月的习唱会在多样的艺术形式中徐徐展开。开场的旋律低回、铿锵有力,情感层层递进,从沉重而坚定的历史回顾,到辽阔草原的悠远清新,再到柔美婉转与高亢壮阔,整场演出画面感丰富,引领我们在情绪与意境中穿梭。
女高音吴俭演唱《黄河怨》,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而临时登台。尽管准备时间有限,她的高音坚定而有力,情感收放自如,把民族的痛楚与不屈传递给我们。那如泣如诉的旋律,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坚韧。
情景诗朗诵《碧血长天》由邢慧、李晋汾、何承贤、侯亚新四位歌友倾情演绎,生动再现了抗日英烈陈怀民与恋人王璐璐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爱情。李晋汾、何承贤担任旁白,以深沉厚重的嗓音和富有张力的语言,将历史娓娓道来;侯亚新饰演陈怀民烈士,坚毅的神情与铿锵有力的台词诠释了英雄气概;邢慧则将王璐璐对爱人的生死相依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情感层次丰富动人。这种创新性的“情景+诗朗诵”表演形式,通过诗意的语言与戏剧化呈现,为我们带来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这一环节与《黄河怨》呼应,共同成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重要篇章。
男高音牛威演唱《牧歌》,用蒙古语和汉语双语呈现,表达了不同语言的独特魅力。他特别分享了自己母亲与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的情谊:70年代初德德玛曾到他家做客并演唱,场面热闹非凡,留下难忘记忆。《牧歌》也是他最早学会的一首双语歌曲。牛威在舞台上沉浸于歌曲意境,将草原的辽阔与深情用浑厚而温暖的声线呈现。旋律中高低起伏、轻重分明,他的音色充满画面感,让我们仿佛置身草原,感受到阳光、清风与牧人田园诗般的生活。
女中音牛红梅演唱的《王招君》是电影《寻汉计》的插曲,以婉转低吟的旋律展现女主角王招自我疗愈的心路历程。她的演唱细腻自然,音准与节奏掌握得当,在轻快曲调中逐步推向情感高潮,充分体现了舞台表现力与人物情感的融合。
男中音黄建中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用浑厚嗓音描绘广阔草原与冉冉升起的红日。旋律高低起伏、情绪递进自然,尤其是最后一段转调处理精准,为整首歌划上有力而圆满的句号。整首演唱让我们仿佛置身辽阔天地,感受到草原的壮美与热烈,也营造出开阔而振奋的意境。
女中音典妮演唱《钟山春》,歌词描绘了家乡南京的钟山景色。她在演唱中对音准与节奏的把握精准,将歌曲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配合带有探戈风格的伴奏,整首作品既富有意境,又充满轻快律动与积极向上的感染力。
女高音刘津演唱《青藏高原》,作为压轴曲目,充分展现了她丰富的舞台经验与卓越演唱技巧。她的高音清晰明亮,音色纯净,情感饱满,尤其在尾声 Hi B 高音部分稳定有力,将青藏高原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色呈现在我们眼前。刘津的演唱不仅精准传递音符,更深刻诠释歌曲意境,为整场习唱会画下圆满而震撼的句点。
唱歌需要好的氛围,需要专业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需要歌友们的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悄然完成从爱唱到会唱的华丽转身。新韵艺术团习歌会为团员们提供了展示独唱才华的最佳平台,登上小小讲台,面对全体歌友,放声歌唱,既是勇气的展现,更有成长的喜悦,抒发情感的从容自信。纵然喜欢明星大腕,更喜欢身边的歌星,亲切熟悉的声音流淌着共同的心声,携手同行享受着每一个愉快的周末。祝愿新韵艺术团习歌会愈办愈好!
撰稿 苏中希、侯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