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萬花筒

1979-2010:当中国遇见世界 |《鲜活历史》主创谈(美中報道)

在最近举行的《鲜活历史:当中国遇见世界》(Living History:Stories from the Opening of China)发布会上,我们采访了这个口述历史系列纪录片的两位制作人。

为什么这个系列选择聚焦1979年到2010年的美中合作?如何找到那个时代的关键人物进行采访?聆听这些原汁原味的讲述有什么重要意义?来听听Christian Petersen-Clausen和吴雨潇的讲述,以及他们从这些美中先行者身上学到了什么。

《鲜活历史》是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资助的项目,已在哔哩哔哩和YouTube上线并持续更新中。您可以在以下地址收看到完整的纪录片。建议订阅频道,以免错过最新剧集。

哔哩哔哩:

https://space.bilibili.com/3546684348959198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livinghistorychina

本系列部分受访嘉宾介绍:

David Moser(莫大伟)

身兼教授、学者、爵士钢琴家、作家等多重身份的莫大伟最初来到北京,是为了协助翻译美国学者侯世达(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Gödel,Escher,Bach:An Eternal Golden Braid)一书翻译成中文。他回忆了在北京大学早期从事翻译工作的日子,没有计算机时学习汉字的经历。(本集已上线)

Brian Linden(布莱恩·林登)

1983年,布莱恩·林登还是个无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芝加哥小伙。机缘巧合下,第二年,林登来到中国学习汉语,背包旅行,去到了这个国度最边远的地区。后来,他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一名摄像师,见到了邓小平,并在云南大理喜洲创办了喜林苑民宿。(本集已上线)

黄宁(William Huang)

1998年,黄宁作为星巴克在中国的第一批员工,亲手卖出了星巴克在中国的第一杯咖啡。二十六年后的今天,他负责星巴克中国华北大区的400多家门店。这一路来,与个人职业成长相伴的,是他见证的巨大时代变迁。(本集已上线)

Roberta Lipson(李碧菁)

李碧菁是中国第一家外资医疗体系——和睦家的创始人。为达成这个目标,李碧菁克服了诸多要求与挑战。她回忆了一段早期经历,一户贫困的农村家庭来到和睦家生孩子——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具体细节就先不剧透了。(本集已上线)

Fred Engst(阳和平)

阳和平博士是美国核物理学家寒春(Joan Hinton)之子,在中国出生长大。20岁搬去美国后,他对两地生活条件和农业机械发展水平的差异感到震惊。阳和平谈到了在美国失业的经历,中美就业制度的差异,以及作为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Alice Chiu

Alice Chiu在加州斯坦福长大,随后与父亲搬到中国,并帮助他建立了八喜冰淇淋。除了谈及作为女性企业家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回报,她也分享了哈根达斯、麦当劳、硬石餐厅等标志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故事。

Andrew Field(费嘉炯)

费嘉炯教授是中国和东亚语言专家,也是著名的上海历史学家。他目前在昆山杜克大学任教,已经发表三本著作,并曾合作导演了两部关于中国独立摇滚和爵士乐的纪录片。

(美国驻上海总领馆)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