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商業太空漫步燒了多少錢? 距離馬斯克建立火星不到20年(美中報道)
北京時間9月12日,四名平民機組成員搭乘Space X的“龍飛船”開啟太空任務,其中兩人打開太空艙的艙門,完成太空行走,成為了首次在外太空行走的非職業宇航員!
SpaceX主持了此次活動的網路直播,也稱為艙外活動(EVA),這場直播引起了全球的目光。
4名私人太空人乘“龍”飛船進入太空
9月10日,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宣佈,搭載“北極星黎明”任務4名商業太空人的飛船發射升空。據悉,本次任務由4名商業宇航員組成的機組人員搭乘飛船,在為期5天的行程中,進入地球輻射帶,並計畫進行首次商業太空行走。
團隊在升空後經歷了所謂的“預呼吸”過程,這一步驟旨在清除血液中的氮氣,以防止氣體冒泡——一種潛在的致命情況,因為他們會經歷太空真空。這個四人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億萬富翁賈裏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這是他第二次來到太空,2021年時,他就資助並領導了第一支全平民私人團隊繞地球飛行。不過癮的他為這次飛行與開發提供了資金,以完成自己的“太空行走”夢。
與他同行的有Space X的兩名首席工程師莎拉·吉利斯(Sarah Gillis)和安娜·梅農(Anna Menon),另一位是艾薩克曼的朋友、前空軍飛行員斯科特·波提特(Scott“Kidd”Poteet)。
艾薩克曼等四人10日乘“龍”飛船進入太空,最高抵達距地球約1400公里的高度,執行代號“北極星黎明”的航太任務。飛船後來降軌至距地面大概700公里高度,四位“觀光客”將在這一高度開展太空行走任務,而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距離地球約400公里。
這是機組人員在地球軌道上五天旅程中危險而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這次任務已經創下了紀錄,比美國宇航局50多年前阿波羅計畫結束以來任何人類進入太空的距離都要遠。
億萬富翁在太空中停留10多分鐘
美國東部時間9月12日早上7點,在地球觀眾的矚目下,41歲的億萬富翁艾薩克曼率先出艙:他通過“天行者”(Skywalker)梯子,並系上12英尺長的系繩,讓自己置身於浩瀚的太空之中,艾薩克曼在艙外待了10多分鐘。隨後,吉利斯出倉,同樣在艙外待了10多分鐘,並測試SpaceX宇航服的性能。
任務開始約44分鐘,從直播鏡頭中看到,乘客代號為"EV1"的賈裏德·艾薩克曼在以整個地球為背景的環境下開始進行宇航服、艙外機動性測試,忍不住發出驚歎:“這真的很酷!”
首位太空行走的平民艾薩克曼在太空中所說的第一句話是:“回到家後,我們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從這裏看——看起來像一個完美的世界。”在說這句話的同時,他腳下的星球在半陰影中閃閃發光。
艾薩克曼回到座位後,30歲吉利斯離開了太空艙,在之後的10分鐘裏,她花時間在外面扭動著穿著宇航服的身影,主要是測試這件太空服的機動性。Space X發文表示,“‘北極星黎明’商業太空行走任務已完成,標誌著商業宇航員首次從商業飛船上完成太空行走了。”
美國宇航局局長比爾·尼爾森在X上發帖祝賀此次太空行走:“祝賀@PolarisProgram和@SpaceX完成歷史上首次商業太空行走!”尼爾森寫道。“今天的成功代表了商業航太業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也代表了@NASA建立充滿活力的美國太空經濟的長期目標。”
賈裏德·艾薩克曼是誰?
賈裏德·艾薩克曼今天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完成太空行走的非專業宇航員。41歲的他,角色是這次太空旅行的任務指揮官。
艾薩克曼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美國支付處理公司Shift4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1999年,年僅16歲的他在父母的地下室裏創立了這家公司。高中輟學後,艾薩克曼開始從事網路安全顧問工作,他用爺爺借的10000美元貸款說服一家銀行批准他銷售信用卡終端。
該業務迅速發展,目前處理著美國三分之一的餐館和酒店的交易——每年處理超過2000億美元的付款。
2021年,他向埃隆·馬斯克提出了從SpaceX購買一架整架飛船的想法,這架飛船可以將他自己和其他三名乘客送入軌道。最終,Inspiration4任務成為最終成果,這是首次完全由平民組成的軌道航太飛行。
這次太空行走的風險
當然這次的太空行動,也有著不小的風險。其中一個就是艙門裝置“無法正常工作”,當賈裏德·艾薩克曼離開太空艙時,艙門裝置無法自動打開,機組人員不得不手動打開它。這可能“非常危險”,並可能“改變整個任務進程”。
另外就是當薩拉·吉利斯在執行太空任務時,她被告知要返回太空艙,因為她只剩下了“六分鐘”的氧氣。在收到警告之後,她回答“收到”,機組人員保持冷靜。吉利斯當時並正在進行機動性測試,她用了一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太空行走,然後才返回。
總而言之,龍飛船載人艙在艙門打開的情況下暴露在太空中大約兩個小時。這無疑提醒人們,這樣的太空任務依然是充滿著危險。
艾薩克曼在接受CNN採訪時談到了兩小時的太空行走窗口:“我們預留了大量時間進行排氣(或給飛船減壓)和重新加壓,我們試圖防範的最大風險可能是飛船無法重新加壓——因為那時你只有氧氣儲備,如果需要的話,大約兩個小時後就可以回到家中。”
“所以我不認為我們會有太多的觀光時間,”艾薩克曼補充說。
全新的平民宇航服
當艾薩克曼和吉利斯在太空艙外時,他們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展示全新的艙外宇航服如何在太空中工作。
艙外宇航服本質上就像一艘航天器——只是形狀和格式適合人體。據前NASA宇航員、現任Space X顧問的加勒特·賴斯曼(Garrett Reisman)稱,與政府宇航員在離開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行走時穿著的標誌性蓬鬆白色宇航服不同,SpaceX艙外宇航服不包括主生命支持系統-PLSS。
PLSS本質上是一個背包,它允許國際空間站宇航員更自由地在太空中漂浮,以執行複雜的任務,例如修理和更換空間站外的硬體。相反,這次機組人員將通過連接到航天器上的長軟管獲得生命支持。
儘管如此,Space X的艙外宇航服仍然是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壯舉。該公司僅用兩年半的時間就設計並開發了宇航服——專門用於這次任務。但是公司的最終目標是有朝一日可以大規模生產宇航服,而不是目前航太機構使用的昂貴且定制的宇航服。
在接受CNN採訪時討論宇航服的艾薩克曼,提到了更大的目標:有朝一日讓整個定居點的人都生活在太空中。
艾薩克曼說,他與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討論了這一願景,他們一致認為:“我們需要宇航服。而且,你知道,它們不應該花費數億美元。而是我們有一天需要數萬套。”
去一趟太空要花多少錢?
其實商業太空旅行,早在多年前就已經不是夢想。普通人上一趟太空,也並不是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
美國太空探險公司很早就提供類似的太空旅遊服務,自2001年以來,已有多位遊客以及他國飛行員,通過他們的服務前往國際空間站,費用大約在2000萬至5000萬美元之間。俄羅斯能源科技生產公司也提供探月之旅的服務,每一次的飛行價格是1.5億美元。
這個高昂的價格,會讓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但是當SpaceX等私人太空企業出現,把人和有效載荷送入太空的成本降低了一些。2018年,SpaceX公司宣佈首次私人繞月旅行的計畫,日本富豪前澤友作購買了所有席位,並計畫邀請10位朋友一同前往。
據《時代》雜誌估計,為了這Space X飛船上的四個座位,艾薩克曼向同為億萬富翁的馬斯克支付了2億美元。
近幾年,出了Space X之外,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也加入了商業太空飛行的行列。但是,他們所說的太空並非太空深處。一般來說,只是越過距地62英里高的卡曼線——其標誌著地球高層大氣和外層空間的分界線——維珍銀河公司表示,它將以每人25萬—45萬美元的價格把你帶到“太空的邊緣”。
2021年,一艘載有六名乘客的維珍銀河太空船被稱為“太空船二號”,將把乘客帶到50英里(80千米)高度,這個高度被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認證為太空的邊緣。
追夢半個多世紀,又遭維珍銀河搶跑後,2021年,傑夫·貝索斯終於坐著自家飛船飛上了太空。藍色起源的New Shepard成功上天,並在11分鐘後安全降落。激動不已的貝佐斯說:“我想從太空看地球,因為這是我這輩子都想做的事。”
馬斯克:20年內在火星上建立城市
但是馬斯克不滿足讓人在太空逛逛,他在9月7日說,該公司計畫在兩年內向火星發射不載人的“星艦”飛船。這些飛船將是無人駕駛的,以測試在火星上完整著陸的可靠性。他補充稱,如果它們順利著陸,那麼Space X將在四年內首次向火星發射載人飛船,這將是一個關鍵節點,因為自那時起飛船的發射率將呈指數級增長。
這裏就回到了馬斯克一直以來懷抱的“征服火星”夢:他的目標是在大約20年內在火星上建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而作為SpaceX的CEO,外界不禁好奇,那馬斯克什麼時候去火星?他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作為CEO,他不應該成為“小白鼠”,因此不會是率先登上火星的人。但也許等他70多歲以後,孩子們也大了,他可以在火星上終老。(原創 冰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