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萬花筒

泰國有望再現華裔總理,能破解二十年魔咒嗎?(美中報道)

泰國將迎來新總理。

據央視新聞報導,9月3日,泰國國會下議院發佈通告稱,9月5日的會議增加議程,將根據泰國憲法的規定選舉總理。

自豪泰黨黨首阿努廷將與當前國會執政黨為泰黨總理候選人猜格森角逐總理職位。由於阿努廷已經獲得了下議院中超半數議員的支持,有望在5日的選舉中獲勝。

8月29日,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被暫停總理職務的佩通坦在與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通話事件中的有關做法違反憲法相關規定,解除其總理職務。據中國外交部官網,外交部發言人8月30日對此表示,這是泰國內政事務。作為泰國的親密友好近鄰,我們希望泰國保持穩定和發展。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新總理將繼續面臨複雜的權力平衡問題,政府決策和施政效率可能進一步降低,同時政局動盪明顯會降低投資者信心,讓泰國經濟恢復變得更加困難。

8月21日,泰国被停职总理佩通坦(前)抵达位于曼谷的泰国宪法法院。

總理爭奪戰

根據泰國法律,此次總理選舉,候選人需獲得下議院議員半數以上選票方可當選新總理。泰國政黨相當碎片化,很少有政黨能夠單獨獲得下議院半數議席,所以各政黨通常會先組成聯盟,在下議院獲得簡單多數的議席後,再正式提交總理提名動議。

下議院如今有492個議席,這意味著總理候選人至少要獲得247位議員支持才能獲勝。阿努廷所領導的自豪泰黨,原為佩通坦執政聯盟中的第二大黨,擁有69個議席,但在今年6月因佩通坦“通話門”事件退出執政聯盟,成為反對黨。

在下議院中自豪泰黨是第三大黨,在佩通坦被解職之後,阿努廷就與各政黨聯繫,希望大家支持自己出任下一任總理。9月3日,擁有143席的泰國議會第一大黨泰國人民黨,正式宣佈支持阿努廷成為下一任泰國總理,使得支持阿努廷出任總理的議員達到290人,獲勝概率大增。

阿努廷是泰國華人,2023年他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時曾表示:“我是100%的華人後代,我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都來自中國。我在泰國出生,我的中文名字叫陳錫堯,每天在家裏也都是說粵語。緣於這種親切感,每次我見到中國人都很開心,中國也給予了泰國很多方面的幫助。”泰國歷史上出現過多位華裔總理,包括主導泰國政局多年的他信家族。

阿努廷在美國接受了大學教育,獲得工程學學士學位,此後他返回泰國接手家族企業中泰工程與建設公司(Sino-Thai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這家公司是泰國最大的建築公司之一,曼谷機場和泰國國會大廈均由其承建。

这是8月1日在泰国四色菊府拍摄的在冲突中被烧毁的加油站便利店。

他的父親差瓦拉(中文名陳景鎮)也是泰國政壇老將,曾在2008年出任過泰國代理總理。阿努廷本人在30歲後進入泰國政壇,最初擔任外交部顧問,後又出任泰國衛生部長和副總理。在新冠疫情暴發後主導泰國的防疫政策,成為泰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不過即便阿努廷成功當選總理,他的“寶座”也並不穩定。泰國人民黨給阿努廷開出了嚴苛的條件,包括新總理向國會發表施政方針後的四個月內解散國會舉行大選,人民黨不入閣,繼續擔任反對黨。這意味著阿努廷很可能是一位過渡總理。

泰國人民黨由遠進黨更名而來。去年8月,泰國憲法法院裁定遠進黨在2023年大選期間承諾修改刑法第112條(即冒犯君主罪)的行為違憲,宣佈解散遠進黨。泰國憲法法院同時裁定,遠進黨執委會相關成員10年內不得從政,其中就包括泰國政治新星、遠進黨前黨魁皮塔。

9月4日,當前執政的泰國為泰黨宣佈,該黨確認提名猜格森為總理候選人。現年已經77歲的猜格森是泰國前總理他信的“老牌”支持者,在英拉政府就出任職務,曾擔任過泰國總檢察長和司法部部長,擁有豐富的政府及法律工作經驗。

在2023年,賽塔、佩通坦和猜格森被為泰黨推舉為總理候選人,如今賽塔和佩通坦都先後被罷免,猜格森成了唯一“倖存者”,成為為泰黨應對當前挑戰的最好選擇。

猜格森雖然從政經驗豐富,但在政壇並不十分耀眼,尤其是2023年,他在競選期間中風以致行走困難,之後一直保持低調。不過近來他表示自己的健康狀況已顯著改善,準備隨時出戰。

不過,如今為泰黨所組成的政黨聯盟議席未過半,猜格森當選的概率不大。為了阻撓阿努廷當選總理,為泰黨領導的看守政府此前提交瞭解散下議院的請求,但因存在法律缺陷而被否決。

他信家族

自豪泰黨和人民黨政見相當不同,但對待他信家族的態度卻是一致的。

泰國蘭實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萬威集(Wanwichit Boonprong)表示,人民黨與自豪泰黨有各自的考量,但雙方有個相同目的,那就是讓他信家族退出泰國政壇。

他信家族已影響泰國政局近30年。包括佩通坦在內,近20年來已有五位泰國總理被法院解職,而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泰國前總理他信的親友,成為他信政治家族的“魔咒”。

他信在年輕時開始經商,積累了巨額財富,然後投身政治建黨,他信家族奉行“草根政策”,扭轉泰國政壇長期以來“重城市、輕農村”的方針,推行一系列提高生活水準的舉措,緩解了農村的貧困,使他受到農村和城市中低收入選民的擁護。

2001年至2006年,他信擔任第23任泰國總理,也是泰國第一位完成整個任期的民選總理,但其推行的政策侵蝕了城市精英、保守派以及軍方的基本盤,在2006年遭遇政變被迫下臺,但他在泰國政界一直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此後他的妹妹英拉、妹夫頌猜、女兒佩通坦,以及盟友沙馬和賽塔,雖能夠先後當選總理,但最終都遭到了被視為代表王室和軍方等保守勢力的憲法法院罷黜。隨著佩通坦被解除總理職務,他信家族暫時也沒有其他有能力的人來競爭總理職位,這可能成為他信家族政治影響力沒落的開始。

佩通坦此次的麻煩始於6月18日,當天柬埔寨方面流出一段佩通坦和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通話錄音,令泰國輿論譁然。通話中,佩通坦稱呼洪森為“叔叔”,請求洪森協助自己解決兩國的邊境問題,甚至批評一名泰國陸軍前線指揮官加劇緊張局勢。

6月28日,泰國首都曼谷爆發遊行示威,數千名抗議者要求佩通坦辭職,參與者主要是長期反對他信家族的“黃衫軍”。這是2023年為泰黨上臺執政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會。隨後,泰國36名參議員提請憲法法院調查佩通坦是否違反憲法與政治道德標準,最終導致佩通坦丟了總理“寶座”。

2001年以來,泰國幾乎每位通過選舉產生的總理都無法完成任期,不是被軍方政變推翻,就是被司法機關剝奪職務。泰國商會主席阿拉瓦塔納南(Poj Aramwattananont)警告,政局持續動盪將打擊投資者的信心,也可能影響旅遊業,對經濟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他表示泰國需儘快選出新總理,建立一個穩定政府。(第一財經)

網友評論

10 條評論

所有評論
顯示更多評論

「美中報道」電子版

下載「美中報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