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小夥賣牛丸,一年賺了5個億(美中報道)
在中國美食江湖裏,潮汕地區(汕頭、潮州、揭陽)絕對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食神”蔡瀾曾說:“潮汕帶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懂吃。”《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直言:“如果一個中國人說他是美食家,卻沒去過汕頭,他就不叫美食家。”
的確,在強調“民以食為天”的潮汕文化中,“食”被賦予了極高的地位。大街小巷裏,那嫩滑的牛丸、香脆的蠔烙、鮮美的腸粉,無不透露著“生活即美食”的哲理。
前幾天,我去了趟揭陽下轄的普寧市,品嘗了牛肉粿條、砂鍋粥和蠔烙等特色小吃,不得不說,的確是一種味覺上的享受。
不過,品嘗美食倒是其次,此行的首要目的是想見一個人,一個與潮汕名吃牛肉丸密切相關的人——正和島島鄰、廣東家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牛丸少爺”許創盛。
為什麼想見許創盛呢?因為在前期的瞭解中,我發現這個02年小夥的故事真的是充滿了衝突和戲劇性:
少年時期的生活稱得上是養尊處優,上學時每月單是零花錢就有2000元,成績常年穩定在全班“第一”(倒數的)。哥哥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三個姐姐中,一個是研究生,兩個是本科生,而他則是初中輟學;
輟學後,本想著回家直接繼承家業,因無法接受父親讓其從基層工作幹起的安排,索性外出打工以證明自己。幹過服務員、洗車工,也擺過地攤,最後因無學歷、無經驗碰了一鼻子灰,打工生涯以失敗告終;
回家後,發現原來的一切都變了。大年三十父親還在外四處借錢給工人發工資,家族企業已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望著父親臉上的皺紋和頭頂的白髮,十幾歲的他一夜頓悟:“與現實生活的巨大壓力相比,小時候所犯的錯,所做過的那些叛逆的事情,是多麼的幼稚,完全沒有可比性。”
而今,他不僅帶領企業走出了難關,還在全網收穫了百萬粉絲,成為電商丸類市場TOP1的品牌商家,年營收超5個億,人稱“牛丸少爺”。
從高峰到低谷再到逆襲,這一路走來,許創盛有何感想?他是如何做到的?如今又有著怎樣的目標和夢想?
帶著這些疑問,我與許創盛深入交流了一番。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下他的故事,一個年輕人成長與成熟、拯救企業與自我蛻變的真實故事。
衣食無憂的叛逆少年
如果不是那場變故,靠著家裏的牛肉丸生意,許創盛至今或許還會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
早在70年代,許創盛的爺爺就在村裏走街串巷地賣起了牛肉丸,憑藉精湛的手藝,許家的牛肉丸很快就在村裏豎起了口碑。
80年代末,父親繼承了爺爺傳下來的牛肉丸手藝,並將其發揚光大,雇了人,開了檔口,把牛肉丸從村裏賣到了鎮裏,每天至少能賣出1000斤。所以,在許創盛的印象裏,家裏面就算不是大富大貴,至少也從沒為錢的事發過愁。
上學後,由於父母忙於生意,加上自己較為叛逆的性格,他在讀書上並不用心,蹺課出去打遊戲是常有的事。許創盛說,別的同學書包裏背的是課本,他的書包裏背的是茶具,上課時他就研究泡茶,也從沒擔心過成績不好被家人批評。
到了初三時,許創盛實在無心念書,便和父親提出輟學回家到自家的牛肉丸工廠上班。他當時的想法也很簡單:“作為老闆的兒子,我應該坐在辦公室裏喝著茶,然後家裏面再給配一臺好點的車,每天的工作就是簽簽檔。”
可不成想,這一想法卻遭到了父親的嚴厲拒絕,父親對他說:“要麼就好好學習,要麼就來廠裏當搬運工,如果只想著每天坐辦公室裏打遊戲就不要幹了。”
年輕氣盛的許創盛隨即和父親鬧起了矛盾,憑什麼非要從搬運工幹起,他相信不在家裏工作自己一樣能闖出一片天。
後來,他一個人跑到了深圳,由於年紀尚小又沒有學歷,面試的大公司無一例外地都把他拒絕了,不得以,他只能放低身段,找一些技術含量低的工作。那兩年,他做過服務員、洗車工,還在街邊擺地攤賣充電寶,這其中,洗車工那段經歷給他留下了一段十分深刻的印象。
當時,一位開著百萬級賓士車的顧客前來洗車,車主看許創盛年紀不大,便叮囑道,“小弟,我今天有事,你抓緊把這個車洗乾淨,不要拖拖拉拉,不然我找老闆投訴你。”
而在許創盛看來,自己當然想又快又好的把車洗完,但他這麼說話就讓自己很不舒服。所以洗車時整個人心不在焉,半個小時過去了車還沒有洗乾淨,這個顧客果然找到老闆投訴了他。
被老闆訓了一頓後,許創盛的心情更加不好了,越想越氣,結果洗車的時候不小心把車的前大燈打碎了,車主看到後立馬惱火了,對他說,這麼貴的車你要洗多少年才能賠得起,連個車都洗不好你以後還能幹什麼?
許創盛聽完後更加火大了,回應道:“你怎麼知道我賠不起?你開個價,你看我能不能賠得起?”車主說那你賠5萬,許創盛說5萬就5萬,然後拿起手機從姐姐要了5萬塊錢賠給了車主。
許創盛說,賠完這5萬塊錢後,他轉頭就跑進了洗手間,在洗手間裏一直想一個問題,他很清楚這個車燈不需要5萬塊,如果和車主認個錯,態度再誠懇一點,是不是就可以少賠一點,但為什麼自己偏偏還要這麼強硬?
姐姐在電話裏也提醒他,要把這件事告訴爸媽,要學會去認錯,學會好好做事情,不要每天只想著當老闆,要先從小事做起。其實能夠感受到,許創盛當時已經隱約領悟到了行走於社會的一些處世原則。顯然,很多事情不是靠脾氣大或者任性就能妥善解決的,可能一句道歉、一次示弱就會換來更好的結果。
正當這個少年逐漸理解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時,一個更大的危機悄然到來了。
3000萬債務壓身,富二代變成了“負二代”
2019年春節,許創盛和往常一樣回家過年,可這次回家他發現家裏的氣氛有點不太對,已經大年三十了,父親竟然還沒回家吃團圓飯,之前從沒有過這樣的情況。
看到一旁的母親眉頭緊皺,許創盛確定家裏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事,他開始一遍遍問母親,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爸爸還沒回來吃飯。
在許創盛的追問下,母親最終告訴了他實情,家裏欠了些債務,一些工人的工資還沒發下來,你爸爸還在外面找錢發工資,不能讓工人空著手回家過年,所以沒能回來吃團圓飯。
當天夜裏,父親回到了家,坐在沙發上喝茶抽煙,一言不發。許創盛走到父親身旁問道:“是不是資金方面出了問題?”父親沉默不語,許創盛就坐在旁邊等著父親回應。
半個小時後,許創盛又問了一遍,看著兒子一臉認真的態度,父親把真實情況告訴了他:“是,現在一些工人在等著發工資回家過年,我也一直在想辦法。”父親說道。
“大概欠了多少錢?”許創盛問道。
“銀行貸款加上和朋友借的,一共有3000多萬。”父親答道。許創盛坦言,3000萬到底是一個多大的數字,他當時是沒有概念的,再加上平日裏父子兩人都不善言辭,許創盛一時也不知道說什麼好。所以,他就靜靜地陪在父親身旁,那晚,父子兩人就坐在桌邊喝茶,一夜無言。
不過,打那一刻起,許創盛心裏的很多想法已經徹底改變了。
許創盛說,雖然那晚沒和父親多說什麼,但他有默默地觀察父親,臉上的皺紋,頭頂的白髮,他意識到,父親老了,一股內疚之情猛地湧上心頭。隔天,表姐過來拜年,看到許創盛一反常態,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不出來,還以為他失戀了,後來拉家常才知道,姨夫家裏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走之前,表姐給許創盛留下了一句話:“你也是家中的一個男兒,你要擔起這份責任,既然已經知道了家裏的情況是這樣子,就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覺得家裏有錢,自己可以任性,你要懂事了。”
不得不說的是,在一些人的人生中,他們的成長不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是在經歷了某個特殊事件後突然發生的,是一瞬間的事情。顯然,於許創盛而言,這一瞬間是父親的皺紋與白髮,是母親緊促的眉頭,是表姐細心的開導,這一瞬間,他長大了。很快,許創盛對企業現狀做了個盤點,這3000萬的債務主要是因建工廠而欠下的,但父親所做的建廠這個決定是沒錯的。因為如果不購買先進設備擴大產能,自家的牛肉丸就還處於一種家庭作坊式的生產,不可能走向更大的市場。這裏面的主要問題就在於步子邁得大了些,設備和員工都進行了一輪比較大的擴張,但訂單沒能跟上,資金鏈隨之出現了問題,不過原來的管道都還在,老客戶的關係也沒有受到影響。所以,許創盛認為,破局之道就在於拓展市場,提升銷量,把牛肉丸賣到更多的客戶手中。
這一次,他不再嫌苦嫌累了,他要親自去跑客戶。“小弟,要不你先滾吧”可對於毫無經驗的許創盛來說,去跑客戶,去讓別人掏錢買自己的產品又怎是一件容易事呢?最開始的那段時間,他跑客戶跑到近乎自閉。
起初,許創盛覺得,要想盡快把銷量提上去,就必須去跑大客戶,去跑大型農貿市場、連鎖商超和餐飲企業,可這些大客戶根本就不見他這個無名小子。他所跑的幾個大客戶,除了一家連鎖超市的老闆,再無其他人見過他,而這個連鎖超市的老闆又給許創盛狠狠地上了一課。
一天,許創盛好不容易找到了這家超市老闆的辦公室,進門後,他和老闆講自家牛肉丸的品質好,價格也便宜,想放在你們的連鎖超市裏賣。結果老闆只是瞥了他一眼,半個小時裏一句話也沒跟他說,許創盛只好作罷。
回家後,許創盛心想,至少這次見到了大客戶,今天他不理我,那我就多跑幾次,總有一天他會被打動的。所以,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許創盛此後幾天天天不落地往這個老闆的辦公室跑,即使老闆不理他,他也要在辦公室站一會兒再走。直到有一天,老闆終於和許創盛說話了:“小弟,我真的不感興趣,也真的不想看到你,要不你先滾吧。”好不容易見到個大客戶,一連跑了好幾天,結果卻被罵滾,許創盛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此後半個月裏,他把自己關在了辦公室,不再出去見客戶了。
表姐注意到了許創盛狀態的異常,再次給了他及時的開導:“你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做好基礎,不是說只想著談大客戶,無論大小都是客戶。是,你被客戶罵滾了,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爸爸是不是也可能被客戶罵過滾?爸爸被罵後就不做生意了嗎?”
聽完表姐的一番話,許創盛覺得和父親相比,自己遭遇的這點挫折確實不算什麼。後來,他跑客戶的方法在外人看起來有些可愛,這個當時還只有十幾歲的少年,一筆一劃記錄著他所接觸到的每一個客戶:
“老味道燒烤店陳經理還沒結婚,喜歡喝酒,外號叫八哥,業餘愛好打遊戲,晚上8點過後不在店裏。”
“新好佳超市李總不愛談生意,喜歡八卦,聊家常,興趣愛好是養魚,養烏龜,不喝鐵觀音,喜歡吃牛肉,不喜歡別人白天去找他,沒要到電話。”
“暢購超市黃總目前正在相親階段當中,一直相親失敗,不懂談戀愛,愛炫富。”……
不難發現,為了更好地瞭解和談下客戶,許創盛以一種做筆記寫作業的方式,詳細記錄著每一位客戶的特徵和喜好,這個少年真的開始用心來做好一件事了。
許創盛說,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客戶是一個寶媽,當天已是晚上八點,外面下著雨,只有寶媽和一個一歲的孩子在店裏。許創盛進店後,孩子就在媽媽的懷裏一直哭,他看到旁邊的奶粉罐空了,心想孩子可能是肚子餓了,但奶粉已經吃沒了,他就和客戶說,我去幫你買奶粉吧。客戶連忙說不用不用,即使找你定丸子也定不了多少,沒必要這麼麻煩你。說話間,許創盛已經拿起了空的奶粉罐,然後冒雨跑到附近的超市買了同款奶粉帶了回來,客戶連聲道謝,第二天就找他定了10斤丸子。但這還沒完,半個月後,這個客戶又把自己開大商超的親戚介紹給了許創盛,並達成了一單10噸丸子的合作,這也是工廠成立後接到的最大一筆訂單。
許創盛說,一開始屢屢受挫,就是因為更多的是在考慮自己,一心想著趕緊把東西賣出去。但做生意其實就是做人,你只有先幫助別人,才能真正的幫助自己。
而今,他所跑的這些客戶中,很多人都和他成為了要好的朋友,在後來的還債過程中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包括前面提到的那個攆他滾的商超老闆如今也成為了他的客戶。
逆襲背後,3大感悟
2019年後,許創盛開始逐步接手企業的運營管理,此時的他,更加體會到了父親的難處和做企業的不易。
“每天一開機,一定會有幾十個要賬電話打進來,來到公司後,辦公室門口一定有人等著你要錢,天天被人催債的日子真的很難熬。一邊幹活,一邊和要債人周旋,那種心情是很不好的,甚至會想罵人,但沒辦法,只能挺著。”許創盛說道。
好在一切都過去了,2020年底,許創盛還完了3000萬的債務。後來,為了從源頭保證牛肉丸的品質和口感,他又投資5000萬新建了一個屠宰場,如今,工廠每天可以穩定賣出50噸牛肉丸。最近他還出國考察了一圈,想著有朝一日能在海外建廠,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吃上一碗正宗的潮汕牛肉丸。
那麼,從負債3000萬到年入5個億,短短幾年實現逆襲,許創盛做對了什麼?又有著怎樣的思考與感悟?結合他的分享,可以將其梳理為以下3點:
1.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
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艱難時刻更是如此。
於許創盛而言,他其實是在一個風雨飄搖的時間節點接手企業的,如果說訂單問題還可以通過努力跑客戶來解決,如何穩定內部員工,尤其是幹了十年以上的老師傅則是一個更為棘手的難題。試想,如果連這些老員工都不相信企業能度過這個難關,紛紛離開,企業的處境無疑會更加雪上加霜。
怎麼辦呢?許創盛的辦法是用真誠換真誠,用真心交真心。
前面講了許創盛去市場上跑客戶的故事,但在這之前,他其實還在生產車間裏做了3個月的搬運工,這是他回家後的第一份工作,期間他也終於體會到了父親讓他從基層工作做起的良苦用心。
“一開始我讓工人去點庫存都沒人搭理我,根本管不動,好多人覺得不就是老闆兒子來體驗生活來了嘛,幹幾天就走了。”許創盛說。
於是,為了讓大家相信自己,許創盛開始和師傅們比著幹活。別人一天搬100件貨,他就搬500件貨;別人一天點1次庫存,他就一天點10次庫存;別人一天工作8小時,他就一天工作18個小時。緊接著他又發出通知,廠裏有什麼事可以直接來找他,後來乾脆住進了廠裏,保證隨叫隨到。
就這樣幹了3個月,許創盛從170斤暴瘦到了120斤。他坦言,累是真的累,但開心也是真的開心,因為大家開始相信並認可他了,從此,他不只是老闆的兒子,更是員工眼中的榜樣,這也為他後來全面接手企業打下了基礎。
更重要的是,許創盛流露出的這份真誠態度也直接影響了員工們的想法。
大家看得出來,這個年輕人是真的想幹事、能幹事的,而不是裝裝樣子,再加上他後面又拿下了一筆10噸的大訂單,所有人都認可了許創盛的能力,看到企業當家人的努力,訂單的增長,員工們的心也隨之安穩了下來。
2.老闆一定要做IP
此前跑客戶的經歷,讓許創盛堅信一個理念——與其賣力地推銷產品,不如讓客戶讓先記住你這個人。所以,他要做個人IP,要通過直播等形式,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願意和自己做生意。
的確,這幾年商界裏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未來不是大公司幹掉小公司,而是有IP的個體,幹掉沒存在感的組織。”
從許創盛來看,自接手企業以來,他就非常重視直播帶貨這件事。在其看來,一方面可以通過直播打造個人IP,開闢線上市場,另一方面,他還可以從評論中直接看到用戶的真實回饋,尤其是一些負面回饋,可以直接傳到他的耳朵裏,進而及時改正。
一個有意思的點是,交流中我發現許創盛是一個較為典型的“i人”,一見面就說自己有點緊張。果然,聊到直播的話題時,他說自己剛接觸直播的那半年,直播前必喝酒,不然在鏡頭前說不了話,儘管直播間裏當時只有四五個人。
後來他又組建了一支專業的直播運營團隊,提升了直播帶貨的效果。而今,線上銷售的占比已經達到了60%,許創盛也已成為坐擁百萬粉絲的“網紅”,每天兩個小時的直播更是雷打不動。
3.相信默契的存在
許創盛說自己還有一個執念,就是他相信這個世界是存在一種默契的。
這個默契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默契,比如第一次見面,你可能就能判斷出這個人到底適不適合你,也可以是人與天的默契,何為人與天的默契?他舉了個例子:
“比如說我今天出門,每天都走的那條路突然封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趕緊繞到別的路,但我一定會停下來想個十幾秒。我會想其他ABC三條路我會選哪一條?如果大概率想選A,那我就儘量選擇A,然後在這條路上細心地觀察遇到的人,發生的事,又或者記錄在這條路上頭腦裏都想了什麼事情。
為什麼會想這麼多?因為我覺得一個不尋常的事情既然發生了,就必然有它發生的道理,我要從中尋找默契,盡可能的按照這個道理行事,這樣事情才能做好。”
許創盛說這可能有點玄學的意味,不過在我看來,這是他的一種清醒,顯然,他知道“形勢比人強”的道理,懂得順勢而為的智慧,正如老子的那句“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君子在合適的時機出現時,就積極駕馭時勢,努力作為。在時機不成熟時,則像飛蓬一樣,隨風而行,保持謙遜和等待。)
所以,當聊完前面提到的幾點做法時,許創盛特意補充了一句:“其實我所做的這些只能算是微觀層面的努力,個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占比並不大,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三句話。
第一,我剛好出生在了潮汕,牛肉丸是這裏的傳統美食;第二,我們家剛好三代人都在做牛肉丸,有自己的秘制配方;第三,我又剛好趕上了中國人都能吃得起、吃得上牛肉的時代。
我覺得這三點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是剛剛好。”
採訪後記
與許創盛深談之後,兩點感受久久縈繞於心,比想像中更為深刻。
第一,雖然只是20出頭的年紀,但他對一些事情的領悟已足夠透徹,甚至超出了他這個年齡段給人的固有印象。
例如,採訪的最後,我問許創盛接下來還想實現哪些目標、完成哪些事。二十出頭,正是鮮衣怒馬,意氣風發的年紀,我原以為他會暢談未來,提出一些比較大的夢想,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出乎意料的是,許創盛只是平靜地回復了兩個字——克制。
他進一步解釋道,自己目前這個年紀還是浮躁了點,會有比較大的好奇心,也會想著做更多的事。但他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認知都是有限的,今天能把牛肉丸賣好,明天不見得就能把其他東西賣好,所以還是要專注一些,把這份牛肉丸的手藝傳承下去,爭取做一家百年企業。
第二,那場突如其來的債務危機,無疑是他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嶺,徹底重塑了他的命運軌跡,並賦予了其更為深刻的價值與意義。
客觀來說,如果沒有這樣一場變故,他的人生其實也挺好,父母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哪怕不接班也有足夠的試錯成本去做些其他事,是很多人羡慕的對象,而且也沒有規定說誰的人生必須要經歷一段不可忘卻的磨難。
不過,當3000萬的債務真實地壓下來時,他別無選擇,只能迎上去。這一路走來雖然歷經了各種酸甜苦辣,但也將他推向了一個過去無法企及的高度。這一路上認識的人、經歷的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將成為他人生中的寶貴財富,是再多金錢也買不來的東西,為他的人生賦予了更大的價值與意義。
真誠地祝福許創盛,這個曾肩扛3000萬債務的“負二代”,如今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牛丸少爺”。
他的路,是踩出來的;他的事,是做出來的。他的故事,才剛剛書寫至酣暢處。(作者:正風來源:正和島)